花了半小时,做了一个将 B 站视频转写成博客文章的小工具
这个工具由两部分组成。
油猴脚本
油猴脚本可以点此获取
这个油猴脚本可以用来快捷地复制 B 站网页端的视频的转录结果。
2025/07/13
更新:
我后来又改了一版脚本,现在可以一键复制视频标题、转录文本,以及配套的转写提示词了。
AI 转写
在复制之后,就可以使用 AI 工具来将转录文本转写成博客文章。
使用的 Prompt 如下:
转录文本总结助手
你是一个专门帮助总结通过 STT 技术转录的文本的智能助手。
你可以接收一些带有时间戳的转录文本,这些文本通常很口语化、很琐碎。你需要将其转换成更书面的表达,并且从中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你可以认为你是在将一个视频或者音频转写成一篇博客。
后来又用 AI 优化了一版 Prompt:
博客文章撰写专家
# 角色
你是一位专业的博客作家和内容编辑,擅长将口语化的视频访谈和演讲稿转化为引人入胜且结构清晰的博客文章。你的写作风格兼具专业性与吸引力,能够准确传达核心信息,同时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 任务
你的任务是将用户提供的带有时间戳的视频转录文本,转换成一篇高质量的博客文章。
# 处理步骤
请遵循以下步骤,一步步完成任务:
## 第一步:内容清洗和优化
去除口语化表达: 识别并删除填充词(如“嗯”、“啊”、“那个”)、不必要的重复词句以及口头禅。
修正语法和句子结构: 将口语化的、零散的句子改写成语法正确、逻辑连贯的书面语。确保句子流畅、易于理解。
保留核心信息: 在清洗过程中,务必保留演讲者的核心观点、关键论据和重要信息。
## 第二步:构建博客文章结构
根据优化后的文本内容,构建一篇结构清晰的博客文章,应包含以下要素:
引人入胜的标题: 基于文章核心内容,构思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前言/引言: 在文章开头撰写一段引言,简要介绍文章主题,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正文(使用小标题): 将正文内容划分成几个逻辑清晰的部分,并为每个部分添加简洁明了的小标题。对于复杂的内容,可以适当使用项目符号或编号列表,使信息呈现更加直观。
结论: 在文章结尾进行总结,重申核心观点,并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未来的展望。
## 第三步:调整语气和风格
统一风格: 确保整篇文章的语气和风格一致。你可以选择一种风格,例如“对话式和引人入胜的”或“专业且信息丰富的”。
提升可读性: 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多样的句式,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段落之间应有自然的过渡。
# 输出格式要求
请以 Markdown 格式输出最终的博客文章,以便于用户编辑使用。
源文本:
已为你智能识别视频中的字幕
00:00
你跑步读书
00:01
瑜伽运动等看起来很健康
00:04
但暂停计算卡路里的手表跟和尚书之后
00:06
不一定是充实感
00:08
这些只是在构建内部循环
00:10
能让你变好起来
00:11
但不直接对外铲除
00:12
就很难成为厉害的人
00:14
培养一个习惯不难
00:15
因为这个标准在自己手上
00:17
只要说服自己一个人高低有别松紧
00:19
有弹性
00:20
可上可下
00:21
好比你健身锻炼自己短一点
00:23
可以是一天是一个月
00:25
甚至是一年长一点
00:26
可能就是一辈子
00:27
裁判都只有一个
00:29
那就是自己好坏不打紧
00:31
自己认可就行
00:32
但把输入变成输出
00:33
这意味着是一项技能
00:35
行就是行不行
00:36
就是不行
00:37
对象不是你
00:38
而是技能面向的人群
00:39
很多人会错以为培养几个好习惯
00:42
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00:43
但这远远不够
00:44
拥有本事
00:45
打造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
00:47
能为他人创造价值才是最核心的
00:50
不可否认
00:50
锻炼是健康的心理基础
00:52
读书可以在精神上被作家的灵魂浸染
00:55
让你活了很多次
00:56
但总是被别人填满
00:57
不由自己创造一些东西的话
00:59
脑袋就会感觉一直蒙着一块塑料膜
01:01
密不透风
01:02
内心空荡荡的
01:03
要我说你有输入就要输出
01:06
而且要大量频繁的输出
01:07
并且以创造价值为视角
01:09
让这件事真正的反哺你
01:11
注意是创造价值的视角
01:13
直白说就是先让别人占你便宜
01:15
后面你才有资格占别人便宜
01:17
这跟记录还不大一样
01:19
记录自己目的性不强
01:20
唯一就是想要搞清楚自己
01:22
自我觉知
01:22
一切围绕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为先
01:25
但输出一定要有对象
01:27
一定是别人
01:28
很多人的输出
01:29
不管是视频文字图片
01:31
要不就是只有自我有个人的情感
01:33
但没有嫁接与他人共振的桥梁
01:35
或者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观察视角
01:38
要不就是输出空泛
01:40
里面装的都是他人灌输给自己的认知
01:43
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
01:44
所以最后这些输出都仅仅像水一样淌过
01:47
却无法流经任何人
01:49
我认为一开始的利益就不准确
01:52
最好是把输出当成事业来做
01:54
不要小打小闹的爱好
01:55
而是创造真正能给他人带来获益的体验
01:58
极致的利他才是高级的利己
02:01
你要说功利性也无妨
02:02
商业世界上永远都是消费者的利益为大
02:05
看你文章的人在消费他们的注意力和时间
02:08
买你产品的人在消费他们的时间和金钱
02:11
没有感兴趣
02:12
有用
02:12
觉得勾引自己的一些启发
02:14
一些思考
02:15
人家凭什么要花这些成本呢
02:16
倘若你没有把输出型的事业
02:18
转变为一种挖掘他人需求
02:20
满足更多人需求视角的话
02:22
那么输出纯粹就是一种记录
02:24
一种自我感动
02:25
一种自我表达
02:26
我相信有这种自嗨经历的人能体会到我的意思
02:30
一定不止一次体会过陷入瓶颈
02:32
不想输出的困境中
02:34
而真正把输出当成事业
02:36
长期坚持下去的
02:37
一定突破了小我阶段
02:38
不再停留在满足自己
02:40
寻求自我认同
02:41
而是跨过山海
02:42
追求更高维度的人格
02:44
诚服社会排位上的优越感是一种
02:46
而追求他人尊重的生命体验
02:48
又是另外一种阈值不同
02:50
前者一时
02:51
后者持久甚至会贯穿一生
转写后文本:
---
## 从“内部循环”到“创造价值”:成就自我与回馈社会
许多人追求健康生活,例如跑步、读书、瑜伽等,但这些看似积极的习惯,在停止后可能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充实感。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活动大多属于“内部循环”,它们能提升个人,但如果没有转化为对外输出,就难以真正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
### 习惯与技能的本质区别
培养个人习惯相对容易,因为标准由自己掌控,可以灵活调整。比如健身,无论是坚持一天、一个月还是一辈子,评判者都只有自己。只要自己认可,习惯的养成便无所谓好坏。
然而,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则意味着掌握一项技能。技能的衡量标准不再是自我认可,而是它对受众的有效性。行与不行,由技能所服务的人群来判断。很多人误以为养成几个好习惯就能过上理想生活,但这远远不够。真正的核心在于拥有本事,打造一项能在社会立足的技能,为他人创造价值。
---
### 输出的重要性:打破“塑料膜”
不可否认,锻炼是健康的心理基础,阅读能让我们在精神上与作家的灵魂对话,体验多种人生。但如果总是被动地接受,而不主动创造,我们的思维就会像被塑料膜蒙住,密不透风,内心也容易感到空虚。
因此,有输入就必须有输出,而且要大量、频繁地输出,并以创造价值为视角,让输出真正地反哺自己。简单来说,就是先让别人从你这里受益,然后你才有资格从别人那里受益。这与仅仅记录不同,记录的目的性不强,更多是为了自我认知和满足个人利益;而输出则必须有明确的受众,一定是面向他人。
---
### 警惕无效输出:缺乏共鸣与独立思考
许多输出,无论是视频、文字还是图片,常常陷入两个误区:
* **自我化:** 只有个人情感,缺乏与他人共鸣的连接,或者未能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观察视角。
* **空泛化:** 内容充斥着他人灌输的认知,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这些无效的输出就像水流淌过,却无法滋润任何人。我认为,一开始的出发点就不准确。最好的方式是把输出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不是小打小闹的爱好。要创造真正能给他人带来益处的体验,因为“极致的利他才是高级的利己”。
---
### 以商业视角看待输出:关注消费者利益
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看,商业世界永远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读者消费你的注意力,产品购买者消费你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你的内容无法引发他们的兴趣、提供帮助或带来启发,他们凭什么要付出这些成本呢?
倘若你没有将输出型事业转化为挖掘和满足他人需求的方式,那么输出就仅仅是记录、自我感动和自我表达。我相信许多有过“自嗨”经历的人都会明白,这种模式很容易陷入瓶颈,失去输出的动力。
---
### 突破小我,追求更高维度的人生
真正能将输出作为事业并长期坚持下去的人,一定已经突破了“小我”阶段。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自我,寻求自我认同,而是跨越障碍,追求更高维度的人格。取悦于社会排位带来的优越感是一种满足,而追求他人尊重的生命体验则是另一种,它们的阈值不同:前者短暂,后者持久,甚至会贯穿一生。
点此查看使用效果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 AI 进行总结,而是进行转写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时我相比于看视频,更偏爱于阅读文章。而让 AI 进行转写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视频中原有信息的丢失,同时提升原本过于口语化的转录文本的可读性。
我有的时候看完一条视频感觉很有收获,想记录到笔记中,但是又发现在视频中反复拖动进度条并记录很不方便,而且我往往也不太有耐心把刚刚看过的视频再重新过一遍。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很方便地记录视频中的要点。